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广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改革创新 让法治成千年商都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核心的竞争力

2021-12-28 09:43:20来源:羊城晚报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广州,这座繁盛千年的商都,如何持续焕发不朽活力?秘诀之一,就是法治政府建设

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

站在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广州,这座繁盛千年的商都,如何持续焕发不朽活力?

秘诀之一,就是法治政府建设。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改革创新、奋进突破,让法治成为新发展阶段千年商都最鲜明的底色和最核心的竞争力。

法治政府建设蹄疾步稳,多项创新成果走在前列,为千年商都带来勃勃生机,赢得声声赞誉——

广州在中国法治政府评估中稳居前列并两次获全国第一,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连续获得优秀并蝉联全省第一,6次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或提名奖,摘得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等殊荣。

科学立法

积极回应新要求新期待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制定全国首部地方依法行政条例、首部规范立法公众参与办法,仅用34天推出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提出“广州方案”……近年来,广州坚持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民主立法,在立法上创设一系列首开先河的制度机制,打造了地方立法的广州品牌。

以法为纲,实干笃行。广州在全国首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制度,压紧压实“关键少数”法治建设职责;制定全国首部规范立法公众参与的政府规章《广州市规章制定公众参与办法》,并于2022年再次全面修订。目前,广州已建成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22个,践行地方立法“全过程民主”。

以人为本,关切民生。广州在地方立法过程中用心倾听民声,积极回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真正以良法解民盼。如2020年10月表决通过的《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不仅创下了广州立法的多个“首次”,更有近300条民意被吸纳并体现在法规条文中;又如2021年1月1日,历时约四年酝酿、起草、审议,广州立法史上难度最大、成本最高、历时时间最长、条文最多的《广州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让广大业主头疼的物业管理问题从此有法可依。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广州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共82件、政府规章109件,基本覆盖了广州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其中不乏电梯安全、井盖管理、老年人优待、学校安全、青年创业等一系列民生立法。

阳光执法

全国“首晒”行政执法数据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近年来,广州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广州推出全国首部地方依法行政“基本法”——《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打造了以法治手段和法治方式全面推动依法行政的“广州样本”。2018年,该条例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

广州还在全国“首晒”行政执法数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透明度指数在全国49个较大市中排名第一。

执法有刚也有柔,“包容审慎”“容错纠错”的法治思维让执法更有温度。

近年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对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内的各类市场领域轻微违法经营行为依法免处罚免强制的“双免”工作举措。截至目前,已累计通过清单形式合计发布245项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事项,涉及市场监管、安全生产、交通、文化、城管等执法领域,基本实现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全覆盖。

2021年4月15日,广州市南沙区率先印发《关于推行行政机关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对市场主体全面推行有温度的行政监管新模式,助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近年来,广州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增强执法效果上下大功夫,不断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数据显示,今年1月-10月,广州警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及涉“食药环”等违法犯罪,侦破一批大案要案,推动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市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7.2%。

简政放权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依法治市的应有之举,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题中之义。

前几天,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收获一则好消息:2021年12月,在广东省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指标蝉联全省第一。

“办理破产”作为世界银行评估一个国家和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拯救有市场价值和前沿的危困企业的有效法治手段。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的“办理破产”指标同样蝉联全国第一。

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宽松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以简政放权为例,2020年广州取消269项、重心下移2329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近80%的登记事项至各区;推进建设工程联合审批改革,将16个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在国内率先启动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南沙全面打造“无证明自贸区”,大幅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全市实现“二十四证合一”,黄埔在全省率先实现“四十四证合一”;在全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出实拳、用实招,推动见实效。市场主体数是反映营商环境的“晴雨表”,统计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广州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69.67万户,同比增长15.78%。今年10月底,广州正式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创新创先

法治广州建设屡获殊荣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创新创先的基因植根于广州法治政府建设中。

12月18日,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初评评审会举行,入围项目35个。广东9个项目入围,领跑全国各省份,其中广州占4个。

广州入围的这4个项目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申报的“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发展中的管理及立法创新——广州市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和地方立法保障行业良性发展环境等破解共享单车‘围城’难题”项目;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申报的“‘1+1+9+N’行政复议与调解衔接快速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项目;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申报的“番禺区多维联动:全方位构建区域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项目;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申报的“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承诺制信任审批——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行承诺制信任审批制度”项目。

近年来,广州还获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等荣誉。2020年7月,中央依法治国办发布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中,广州市成为广东三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之一。

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牵引,扎实做好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组织实施一批实践创新项目,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广州正疾驰在法治政府建设之路上。(张璐瑶 董柳)

关键词: 广州 法治政府建设 千年商都 最核心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