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中国这十年: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2022-09-20 10:00:13来源:北京日报

昨天,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十年来,我国坚持并落

昨天,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介绍,十年来,我国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划定并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近两年来,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有力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硬措施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包括建立严密的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等。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

我国林草建设也交出一张优异的生态答卷。十年来,美丽中国绿色本底不断夯实。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下,我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种草改良1.65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近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森林面积。十年来,中国荒漠生态治理已成为国际标杆。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78亿亩,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7500万亩、6488万亩和7895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3%。十年来,重大生态工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启动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三北工程”,过去十年集中建设了15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

海洋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据介绍,2012年至2021年,海洋经济总值从5万亿元增长到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海洋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的增速超过10%。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在轨运行的海洋卫星已经达到了10颗,海洋卫星星座正式建成。以“蛟龙”号、“奋斗”号潜水器为代表的海洋探测运载作业实现质的飞跃,“雪龙2”号破冰船填补了我国在极地考察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运行时间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

“节约集约用地既是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耕地保护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介绍,从2018年开始,我国建立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四年来,全国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372万亩、处置闲置土地436万亩。通过持续努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至2021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40.85%。(陈雪柠 李如意)

关键词: 守住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 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 耕地保护制度 自然资源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