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连续近20年获选!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04-19 16:29:07来源:羊城晚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入选。这是该馆自2004年成功获评以来,连续近20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入选。这是该馆自2004年成功获评以来,连续近20年获选。据悉,中大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科普基地体系。

中大生物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中国首家纯高校属性的国家二级博物馆,由动物、昆虫、植物和化石标本馆组成,历史传承悠久,馆藏门类齐全。馆藏约120万号,最早的标本采集于1808年。我们还是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和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分库,具有鲜明的华南地区动植物区系特色。”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中大生物博物馆的植物标本馆始于1916年,还拥有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活体竹种标本园;动物标本馆建于20世纪20年代,有很多来之不易的珍稀馆藏;昆虫标本馆的前身是在亚洲享有盛誉的原岭南大学自然博物采集所昆虫标本馆,在蒲蛰龙院士的带领下,馆藏大量扩充。许多中国近现代动植物学的知名学者都曾在中大生物博物馆工作或科研,为中国动植物学科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

中大生物博物馆积极履行科普基地职责,承担科普公共服务功能。除此之外,中山大学还依托中山医学院、超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眼科中心、天琴中心、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6个校内二级单位,建设了“2022-2026年度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再加上广州超级计算科普基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科普基地、中山大学医学标本馆、生物博物馆等4个广州市级科普基地,中大已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科普基地体系。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中大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高等学府,两手都要抓。”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程晓表示。(陈亮)

关键词: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基地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