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广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已实现五级全覆盖

2022-02-09 16:21:54来源:羊城晚报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已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全覆盖。如今的广东,正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加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构建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万千百姓。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域覆盖

2021年12月31日上午,湛江市麻章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总占地面积6974.11平方米,包括新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据悉,麻章区目前已建成镇级公共文化设施“枢纽”阵地。该区下辖的麻章镇、湖光镇已建成省级二级文化站,太平镇建成了省级一级文化站。这些镇级文化站逐步成为镇区群众提升知识、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湛江麻章区是广东强有力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缩影。近年来,广东加快“三馆一站两中心”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全省共建成公共图书馆148个,文化馆14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921个,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为了扶持推动全省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广东大手笔投入——2020年,分配中央、省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资金11237万元,攻坚做强工程、图书馆文化馆补助资金6560万元,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攻坚做强工程列入广东“补齐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短板”任务清单。根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广东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306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1.25册。

打造“广东模式”新型阅读空间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2020年6月24日,湖北农民工吴桂春给东莞图书馆的深情留言,感动了无数人,也为广东的公共文化事业作了另一种注脚。

据悉,“十三五”时期,广东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27.38亿元,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广东推动一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化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截至2021年12月,全省共建成4个国家级、16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一大批示范项目。116个县(市、区)和115个县(市、区)分别建立图书馆和文化馆总分馆体系。

粤书吧、佛山南海“读书驿站”、深圳“简阅书吧”、河源源城“槎城书吧”、韶关“风度书房”、中山书房、深圳盐田“智慧书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多元活动丰富用户的感受与体验,推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焕发生机与活力。

记者获悉,广东对于新型阅读空间的探索,最早可追及2003年佛山的“联合图书馆工程”。2010年后,广东各地不断推出新的阅读空间品牌,与专业机构、旅游景点、社区家庭等合作,探索出“图书馆/书店+咖啡”“图书馆/书店+智能服务”“图书馆/书店+景点”“图书馆+家庭”等阅读空间建设新模式,拓展阅读空间新的服务形态,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开花。据统计,如今全省有2000多家新型阅读空间或文化空间,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织密。

此外,广东21个地市和122个县(市、区)全部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或服务目录,制定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东莞市被评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全国示范地区。

更多群众参与享受健康文化服务

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广东多地上演精彩欢乐的“乡村春晚”。韶关市仁化县河富村是广东4个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之一。“村晚”由河富村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突出了本土民俗特色,艺术性、互动交流性紧密交融,让村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传统与现代结合、文化与生活相融,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

“我们的‘村晚’不仅在节目上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更要达到文化与生活相融的效果,让基层文化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韶关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如是说。

除乡村春晚外,近年来,陆续有“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广东群众戏剧曲艺花会”“百歌颂中华”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在南粤各地涌现出来,更多基层群众成为健康文艺的享受者、创作者、参与者。

文化展演出门可及,文化服务随时可达。广东还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时效性,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开在许多人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了广东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好去处。

在佛山市顺德乐从镇水藤村,针对该村外来人口多的特点,水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起了新市民学堂,通过亲子沟通、创业分享、落户政策宣讲等,为外来人员量身定制课程。每逢节庆,水藤村还举办各种活动,拉近本地村民与外来人员间的距离。文化融合让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文明实践站成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主阵地。

惠州博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作为广东四大古县之一,博罗充分发挥千年古县、红色热土、中医宝地等独特文化优势,还创新形式,让微言大义传播于乡音,如以乡村振兴为题、本土方言为调,全域编写传唱“一村一歌”。这些脍炙人口的村歌已成为博罗不少村庄的“名片”,代表了这些村子的文化符号,深受群众欢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发展

一“码”在手,即可借遍全省21座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在广东,这已成现实。近年来,广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方面富有成效。2021年4月23日,“粤读通”在“粤省事”平台正式上线,读者无需办理实体借书证,动动手指即可一键注册,办理图书借阅、续借、查询等业务,更可浏览下载各馆的电子资源。该业务上线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广东实施《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三年计划(2021-2023)》,扩大优质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加大数字阅读、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广东省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总库,打造全省“一站式”综合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实施覆盖全省的“粤读通”数字证卡服务计划,逐步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一次办证、全省通用”。(丰西西)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 一公里 实现 公共文化服务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